评选介绍 |
爱学生,请用行动来诠释对学生的爱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爱。爱是什么,爱就是付出。付出体现在哪?体现在行动上。济源市实验中学李国利老师,他深知,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都是国家的未来。从教20多年来,他一直用行动来诠释自己对学生的爱。
一、学习提升,为爱储蓄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因此,处在教育战线上的教师,可谓任重道远。面临这种教育新形势,他怀着时代的危机感、紧迫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坚持以理论武装自己,努力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他坚信,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而且还是一桶活水才行。
在教育教学中,他追求卓越,与时俱进。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他总是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探索改革教学的方法及手段,努力挖掘教材的内涵。他还坚信“开卷有益”,深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因而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总之,他利用一切机会向别人学习。教学中,他寓教于乐,大胆创新,采用质疑问难的方法,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课内外通过为课文添枝加叶来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乐中学、做中学、玩中学。为了把德育教育寄于课堂之中,他每备一节课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把现实的事例与课堂相应的内容寄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就这样,在李老师的课堂上,往往是学生一边学习科学知识,一边学习做人的道理,真正实现了教书不忘育人,教书与育人并进的特色课堂。
二、了解学生,为爱把脉
由于学科的特殊性,接手别人的班级,带领学生继续往前走,在李老师的工作生涯中是常事。接手新的班级,对学生的尽快了解往往是新接班的头等大事。在李老师身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李XX,别人都在抄写,你怎么不写?”(师板着脸)
“我看不见黑板上写的字。”(生带着怨气)
“坐在第一排,竟然说看不见黑板上写的字,骗谁呢?站到旁边。”(师生气了)
以上是李老师和李XX同学在一堂课上的对话。课后,不甘心的李老师找到了李XX。
“李XX,坐在讲台旁竟看不到黑板,这是真的吗?”(师温和地)
“老师,我患有白内障。”(生低声地)
“看过医生吗?”(师惊奇)
“看过。”(生平静)
当了解到李林鹏的真实情况之后,李老师内心真有一种说不出的痛。从此,每次接班的第一节课,他都要让学生进行书面形式的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内容包括指定的姓名、性别、家庭成员及其工作、联系方式,自己的特长、优势学科、薄弱学科,关于学习自己相对老师说的悄悄话和不指定的自己还想让老师知道的东西等。把它作为掌握学生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为后期教育做好铺垫。正是李老师对学生的精准把脉,才使李老师对学生的爱,让学生感到贴心的温暖。
三、多法并举,让爱多彩
教育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世上最难的事就是与人交往。教室里,遵守纪律的学生都是一样的听话、懂事、讨人喜欢;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千人千面,各有不同,总是令人心烦、不悦。每年接收的班级,班里总有一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睡觉、说闲话、故意出洋相引起别人注意等等五花八门的不学习情况。这时候李老师并不是置之不理,而是积极想办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于不同的学生,李老师总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班里有个体育生,上课总是睡觉。睡觉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是真累了,控制不了自己;二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一看书,脑袋短路,就想睡。这个学生是练体育的,两个原因都有。怎么办?李老师多次与他谈心,与其讲解头悬梁、锥刺股等小故事,与其讲姚明等优秀体育人的故事,帮助他一点点克服自身的惰性,树立远大理想;又与他一起制定一个又一个小计划,不断督促、提醒、鼓励他去完成,不断激发他的学习自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该孩子不仅改掉了上课睡觉的坏习惯,学习成绩也进步了不小。他的父母也很是感激李老师。
四、责任使命,让爱持久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渐渐变老,需要子女陪伴的时间多了。尤其是父母生病的时候,学生与父母,该如何选择呢?
2016年春季李老师的父亲得癌症住院,白天和晚上都离不开人照顾。尽管学校领导交待可以弹性办公,上完课可以到医院陪伴父亲。但李老师深知教学工作,没有时间保障是绝对不行的,在医院照顾老人之余,一有时间就认真备课,甚至把学生的作业带到医院里批改。住在同室的其病友家属就对李老师说:“你晚上不能好好睡觉,白天还的上班,学校、医院两头跑,看把你累的,你就不能请几天假,静下心来,待在医院,别把自己也累到了。”李老师笑着说:“几个班的学生都在等着我呢,我不去他们这一天不就学不到东西了吗?时间不等人,到考试时,考不好,怎么办?咱良心上过不去呀?我们干的可是良心活呀。”父亲在医院停了50多天,最终还是没能战胜病魔,离开了人世。李老师甚是悲痛,可当听到学生的成绩时,确倍感欣慰。父亲虽然走了,学生的学习确没有半点耽误。相信父亲在天堂里,听到这个消息也会高兴的。正是李老师高度的责任心和爱生、惜生如子的辛苦付出,学生成绩提高了,班级成绩提高了。李老师深受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
|
版权所有 济源市实验中学 |